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业进一步发挥保险工具风险补偿和保障功能,针对体育产业风险保障需求,开展体育赛事等保险业务。
我国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体育风险具有高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即便是专门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也面临着综合承保和理赔能力的考验。
从国际范围来看,保险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如影随形。在2019年前,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专业体育赛事只有极个别年份取消或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至2023年间多项专业体育赛事被迫延期或取消。不少财产保险公司承保的赛事活动取消险赔付率大幅攀升,财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不得不在次年提高费率,降低赔付风险。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我国的大型保险集团深度参与国际与国内多项重大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承保理赔经验。不过,与安联保险集团、瑞士再保险公司等国际老牌保险机构相比,我国的保险公司在承保经验、风险测算、产品设计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接下来,国内保险公司需要充分发挥个性化险种定制能力的优势,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赛事主办方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更多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和不同赛事特点的商业保险产品。壹号娱乐注册
从医学的视角看,损伤和意外与体育运动高度相关。因此,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群众最需要保险保障。2021年,甘肃白银举办的越野赛因极端天气导致多人遇难,保险公司最终赔付金额超过1300万元。因此,推动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场景更细分、产品更丰富的优质金融服务。例如,中国太保就曾在2024年推出专属终身养老保险方案,聚焦运动员退役后尤其是晚年生活的保障,用商业保险机制解决运动员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可以说,体育保险的创新发展既离不开财产险公司的努力,也需要人身险公司的力量。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表示,要坚决“饭圈文化”对体育的侵蚀
人民网西安2月28日电 (记者贾凯璐)2月28日,陕西省体育局发布2025年陕西省体育局及其直属单位主办或承办的209项体育赛事活动《名录》,其中群
近日,重庆市体育局发布2025年重庆市主要体育赛事活动计划表。计划表显示,2025年我市将开展包括竞技体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青少年体育赛事